2012 年 1 月 5 日

"中國因素"崛起推動全球航運業絕地反彈

希臘船舶經紀公司Intermodal在其最新一份幹散貨運輸市場報告中,嘗試從艱難的2011年尋找一線希望的同時,展望2012年所得出的結論是:未來全球幹散貨運輸市場,很大程度靠"中國因素"。

該公司經紀佐治.拉扎里迪斯指出,中國在全球海運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很多人擔心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馬上會減緩船隻的需求增長。雖然此種推論有可能是正確的,中國大部分工業生產都從外國進口原材料,​​對大部分船東來說,全球運力可能會增長。預測的根據在於,對原材料新需求來自南美、澳洲和西非等區域。這些航線比日常航線來說,對運力需求更大,意味著對船隻需求可能比全球貿易發展更快。

拉扎里迪斯在總結時表示,雖然上述情況對航運業的大部分成員來說,前景非常樂觀,但中國是否能在今年繼續在海貿上保持領先地位仍然不明朗,因此,航運市場的前景,無論好壞,都與中國的貿易發展情況密切相關。

報告還同時指出,需要採取很多措施來幫助航運業復甦,令運費水平恢復健康,如果船東願意保持2011年創紀錄的拆船數量。對此講法有強烈願望的希臘船舶經紀公司Golden Destiny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拆船數量比較穩定,廢鋼板價格因孟加拉國的拆船禁令會繼續下跌。盧布兌美元仍然疲軟,廢鋼板報價為乾貨船每輕噸465美元,濕貨船為495美元。巴基斯坦已收窄自身與孟加拉國在拆船價格方面的差距,但是仍要吸引更多船隻到該國拆船。中國拆船廠證實自己在價格方面有優勢,幹散貨船拆解價格為每輕噸400美元。

市場傳言,孟加拉國後市好轉並不會令廢鋼板價格馬上飆升,而最近幹散貨市場復甦,導致海岬型船的拆解數量不會有很大變化。在油輪市場方面,市場傳言,商船三井將會將2艘分別建於1996年和1998年雙殼油輪VLCC送去拆解。上述情況證實運費市場的確萎靡不振,令更多濕貨船的船東採取類似行動,減輕船隻供過於求帶來的困擾。

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旬有15艘舊船被送去拆解,運力為1011.54萬噸。拆解量錄得每週114%的增長,而拆解運力總量亦增加了370%。同時間錄得的最高拆解費用,是在印度購入的"MSC MAHIMA"號貨輪,總量為16143輕噸,由於製造精良、船鋼板氧化程度低,加上船上設備完整,每輕噸報517美元。印度已經吸引了總拆解量的53%,而中國則獲得4艘幹散貨船和1艘集裝箱船的拆解。

而2010年同期拆船數量跟現時相比,則是少53%,7艘船被拆解,總運力為57.5804萬噸,而油輪則佔廢鋼船總量的71.4%。印度和巴基斯坦提供的拆解價格為乾散貨船每輕噸440-445美元,濕貨船為475美元,而孟加拉國的拆解市場則顯得較為平靜。

(文章引述中國物流企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