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 7 月 16 日

物流發展;中國-東盟港口物流漸入"標準發展"時代

港口物流是對外貿易的"晴雨表"。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貿易的日益增長,尤其是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港口物流的龍頭作用日益凸顯。但隨之帶來的港口物流管理無序、一哄而上、資源浪費等問題也分外明顯。如何打破瓶頸,制訂規範,實現港口物流的規範化、高效化、現代化、國際化,成為當務之急。

中國-東盟港口物流發展"高歌猛進"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貿易額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遞增,2011年創歷史新高,達3629億美元,通過港口物流實現的部分接近65%。

由於東盟大部分貿易量都是通過海路運輸,港口和海運作為聯繫中國和東盟友好合作的重要載體,中國-東盟港口相互間航運距離短,具備良好的港口條件和合作基礎,港口物流發展前景廣闊。作為中國對接東盟的前沿,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穩步發展,廣西港口物流行業顯得尤為重要,逐漸成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往來的重要支撐。

物流業也已成為廣西優先和重點發展的產業,國家先後批准了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北海出口加工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的建設,廣西北部灣區域的保稅物流體系已經形成。 2009年,南寧被明確定位為"西南區域物流中心",成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 2009年以來,欽州保稅港區一期工程、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憑祥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等一批批物流項目建設統籌推進。 "十二五"期間,廣西還將不斷加強港口建設,將建成​​防城港域、欽州港域、北海港域3個超億噸級港域,廣西北部灣港的總體吞吐能力將達到3.57億噸。

港口物流標準化作為港口物流的高效運作重要保證,是提高港口物流效率的重要途徑,是構築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的必要前提條件。中國-東盟港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物流標準化作為技術支撐。

物流標準化滯後成發展瓶頸

然而一直以來,物流標準化的滯後是中國-東盟港口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儘管國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非常重視物流標準化工作,出台了許多政策措施支持物流標準化工作,但廣西乃至全國的港口物流業發展尚屬起步階段,物流成本比較高,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阻礙了港口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物流標準化專家表示,物流標準化滯後的問題已發展成為中國-東盟港口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其向規範化、高效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一是物流標準化基礎薄弱。由於起步較晚,一些地方尚未把物流標準化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日程,主動參與標準化活動的意識不強,物流標準化工作的協調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物流的基礎設施、管理體制、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諸多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

二是物流信息的標準化工作滯後,嚴重製約了向物流信息化的高度​​發展。在物流管理中,統一的數據信息對供應鏈成員信息的交​​換和共享非常重要,數據傳輸格式、接口、產品分類、編碼的標準化對數據交換速率具有關鍵作用。

三是長期以來缺少為企業提供國內、國際及東盟物流標準諮詢和服務的物流標准信息平台。隨著開放開發的中國-東盟物流基地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長期以來沒有建立起能提供國內外物流標准信息的專業性服務平台,制約了物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港口物流"標準時代"任重道遠

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工作,提高物流的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流程、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水平,是實現物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逐漸成為各方共識。

作為促進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門戶,近年來,廣西在我國率先對東盟各國技術標准進行系統收集、翻譯、研究、對比分析。據介紹,廣西率先創建了中國-東盟港口物流標準數據庫與檢索系統,成為國內外用戶開展港口物流標準化研究及標準化工作的專業標准信息來源,系統精確跟踪最新標準動態。

標準化的參與和實施主體是企業。近年來,大企業、大集團參與物流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企業製定與行業標準相配套的企業標準,使企業的物流管理向規範化、標準化、高效化發展。

在港口物流標準化工作方面,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也在不斷加強協作。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標準技術研究院與越南標準質量計量總局、馬來西亞標準局、印度尼西亞標準署、新加坡標準、生產力和創新委員會(SPRING)等東盟國家標準化機構建立了友好關係。


(文章引述中國物流企業網)